假如餐飲O2O市場玩三國殺:三全鮮食憑啥KO餓了么和便利店?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4-24
這個夏天注定是屬于三全鮮食的。不知是不是巧合,速凍老大三全把進軍萬億餐飲市場、推出極具互聯網屬性的鮮食盒餐產品選在了即將步入夏天的四月末。
目前,千臺三全鮮食的智能終端售賣機——FUNBOX正在上海、北京等地緊急鋪開,大舉入駐寫字樓。
試想一下這個場景:炎炎夏日,還是中午頭上,白領一族再也不想走出辦公室寫字樓半步,午飯問題就變的更加憂心和焦慮起來。此時正好公司里有一臺三全鮮食的FUNBOX智能售餐機,職場吃貨們早已通過手機APP預定好了想吃的美味,只待下班,好不費力地從FUNBOX 里秒取一份充滿蔬果美味的逼格盒飯,之所以逼格,因為那個盒飯的名字和包裝都太過炫酷:牛油果的春天、貝嫂的秘密食譜… 關鍵是價格不超過20元,還是0-8度的冷鮮食品,從里到外這酸爽!
而現在你只要去微信、微博搜搜“三全鮮食”這四個字,就能感受到它已是有多風靡寫字樓、多么霸占眾多小白領心臟了。
選擇夏天、首戰(zhàn)上海、口碑爆表,三全鮮食開局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。
其實小編今天想要講的,是當三全鮮食異軍突起,會給現有餐飲O2O格局帶來怎樣沖擊,以及它的優(yōu)勢何在?
要知道,此前的局面是:餓了么、到家美食、百度外賣等互聯網O2O平臺滿街跑、競爭白熱化,除此之外,還有一支看似隱形軍團在默默發(fā)力,圖謀在餐飲O2O市場分一杯羹,那就是類似Famlymart、7-11這樣的便利店。
前有線上優(yōu)勢餓了么一干外賣平臺、中有三全鮮食智能販賣機、后有網點密布的便利店。至此,餐飲O2O外賣市場海陸空三種業(yè)態(tài)可謂齊全了。一場人機大戰(zhàn)、三國殺大戲即將上演。
1、決勝在終端,誰能省去用戶等待?
追溯餐飲外賣的需求根源,無非是消費者不愿跑路、想足不出戶就能解決一頓飯問題,也就是所謂懶人經濟。
O2O要解決的正是這中間從餐廳/食物到消費者的距離問題,距離遠近決定了送餐到達的快慢,乃至消費者的滿意度體驗。這類似餐廳的出餐速度,通常超過20分鐘以上等待用戶的耐心受到挑戰(zhàn),期望值開始下降。 現實中,以白領群體為例,以LBS為原點推算,傳統(tǒng)餐廳或便利店往往分布在消費者1公里范圍,最近也要走出寫字樓,為一頓飯奔波不是懶人白領們想要的,這中間除了體力成本,時間成本也不劃算。
因此餓了么O2O外賣平臺的作用就在于,幫助眾多餐廳解決這一公里問題,承擔跑腿功能,跟時間賽跑,盡快把餐品送到消費者手中。 但事實是,由于餐廳分散、送餐點分散,加之商家因為更重堂食而輕外賣、交通不給力、上下電梯困難等因素,常常耽擱送餐時間。此外,商家在資源配置上也難以預計激增的午餐需求,就很容易造成與外賣平臺的需求脫節(jié)。最終導致用戶永遠打電話催飯都是一句回答:“馬上就到”,其實根本還沒出發(fā)。這也是令外賣平臺苦惱不已的問題。
在去中間化的移動互聯網背景下,誰離用戶最近,誰無疑就能近水得月。三全鮮食一步到位地把智能售賣機鋪到了寫字樓內部,目前正在推進的2.0機更是專門針對50人左右公司免費提供,用B2B2C的方式巧妙實現了與用戶的零距離,即與寫字樓物業(yè)、公司達成合作關系,作為增值服務、福利免費提供智能機,最終完成與用戶的親密對接,讓消費者真正實現足不出戶。
無需等待,不用排隊,時間成本大幅縮減,用戶倍感輕爽。這一點,三全簡直絕殺完勝。
2、產品大PK,誰能解決真痛點?
說到產品,用戶的痛點最大有兩個:安全放心、花樣翻新。
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匯集眾多餐廳菜單,理論上,在餐品花樣上絕對可以滿足用戶一切需求,但其實落地中也是有局限的,并非所有菜品都可以送。但另一個問題,食品安全是平臺無法把控的。由于不是自主出品,全部依賴社會餐廳供應,難免一些檔次不高、質量不穩(wěn)的商家混雜其中,這也成為過去消費者吐槽的熱點。 平臺的解決方案是,盡量挑選品牌商家合作,建立品牌館,或通過用戶評價、打分等手段來督促商家,但這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責任轉嫁,因為按道理用戶并沒有義務做這項工作。從消費角度,用戶接受的是平臺的服務,無需對商戶進行評價,否則等于變相幫助平臺對商家進行監(jiān)督。這種分裂感可想而知。
由于分工不同,歸根結底平臺是無法根本解決食品安全這一痛點的,只能寄希望于社會環(huán)境進化與餐飲經營者自覺。
便利店在這個痛點上基本是可以滿足的,干凈、衛(wèi)生、放心是消費者對便利店的普遍認知,但在菜品翻新上相對滯后,加上主業(yè)并非在此,便利店的餐飲只能作為補充存在。長遠來看,最大的挑戰(zhàn)就是產品創(chuàng)新的專注度和速度。
三全鮮食的食品安全體系內參君是領教過的,在其上海的中央廚房參觀期間,對于他們的食安標準只能用苛刻來形容。本來,作為速凍起家的三全,工業(yè)生產的食品安全要求跟普通餐飲的衛(wèi)生要求是不一個級別的。全程冷鏈、恒溫密封、24小時貨齡管理、117道嚴苛檢測、超保質期銷毀等等措施,足以令消費者放心。
另外,除了自建中央廚房,三全鮮食還特聘名廚自建產品研發(fā)中心,追求產品快速迭代,結合APP端沉淀的反饋大數據,分析用戶口味偏好,不斷優(yōu)化出新,每周至少推出一道新菜。 食品安全超越外賣平臺,大數據讓產品完勝便利店,從機制上緊扣兩大痛點,三全鮮食優(yōu)勢明顯且能走的更遠。
3、體驗挑戰(zhàn)賽,場景定勝負
就服務而言,餓了么外賣平臺與便利店均是由人直接為用戶服務,而三全鮮食FUNBOX則是一臺冷冰冰的機器。人機大戰(zhàn),從人性化上來說的確人更占上風。我們會看到一些外賣服務里面運用帥哥、美女元素,甚至跟顧客玩游戲、猜謎語等互動來增強體驗。 但冷靜分析一下,就會發(fā)現把O2O服務的節(jié)點押寶在人身上是有點不靠譜的:
首先,餐飲服務業(yè)人力成本上升是行業(yè)經營者的大痛點,而且未來看,人的成本會越來越大。同等價位下,拼的就是成本控制,F在,在餐飲業(yè)內,尋求工業(yè)化來降低成本已成共識,就連海底撈張勇也坦言:未來不依靠機器肯定不行。在這種情況下,依靠人力送餐的外賣平臺能走多遠就是一個問號。
其次,在追求送餐效率的前提下,減少與用戶對接時間就成為必要條件之一。很難想像,送餐員心里急著要趕往下一個客戶那,卻還要拿出時間裝作情愿地跟這一個客戶玩游戲,體驗該多難保證。
另外,從用戶場景需求上,消費者也未必希望與人發(fā)生過多互動。移動互聯網時代,用戶互動體驗的場景渠道更多在手機里、在網絡上,這是追求個性空間的使然,也是注重隱私的需求。作為提供服務的一方,將精力聚焦在產品上,將互動體驗專注在線上,或許才是王道。 三全鮮食所倡導的“內容至上”,既包含了產品的好吃,也包括了體驗的好玩,這些,從它的包裝設計、產品創(chuàng)意、線上游戲、虛擬人物、角色演繹、自媒體內容等等方面得到了不錯的體現。
當然,以上推斷未必能短時間改變當下O2O餐飲市場的格局,餓了么仍舊是互聯網平臺的大鱷之一,三全鮮食則是巨頭驅動,便利店也不會甘心做個隱形季軍。
換個角度來看,依照“從0到1”的理論,互聯網時代沒有競爭,只有壟斷,正如滴滴快的的合并、趕集和58的聯姻,巨頭們用合體的方式來結束競爭帶來的損耗,合力成為行業(yè)的掌控者。
我們是否也不排除將來餓了么會和三全在餐飲O2O領域來一次牽手。因為雙方還是有著較強的互補性:三全FUNBOX可以解決餓了么的送餐最后500米問題,并能幫助其節(jié)省人力,餓了么可以借助三全終端更加落地,并為其社會化餐廳整合提供更好出口,雙方合并流量與數據資源,也能對用戶提供更好服務……
至于便利店,其實三全的每一臺FUNBOX就相當于一個微型便利店,因為目前尚處于推進階段,不會造成較強競爭,但會蠶食部分份額。
來源:餐飲新聞